(一)透射光免疫濁度技術
透射光免疫濁度技術是一種極為簡單的方法
,測量方式是測定入射光因反射
、吸收或散射後的衰減
,讀數以吸光度A(或光密度OD)表示
,A值反映了入射光強度和透射光強度的關係
。免疫複合物直徑為35-lOOnm
,這一範圍要求近紫外光處入射光發出zui大的幹擾(zui大吸收峰)
,選擇290-410nm波長測
。由於抗原抗體結合後在短時間內(<19s)隻能形成小複合物,無法進行比濁
,需要等幾分鍾到數小時(>19s)形成可見的複合物
,才能進行比濁
。為了提高複合物形成速度
,加入促聚劑
,如4%聚乙二醇(MW
:6 000~8 000)
,可使複合物形成在3—10rain完成
。
(二)終點散射比濁技術
終點法是指在抗原抗體結合完成後進行免疫複合物的定性或定量測定
。散射比濁應用越來越多
,且有替代其他免疫定量法的趨勢
。散射比濁的原理是依據雷利(Rayleigh)公式提出的
,當複合物較小時(<3×106Dal)(1Dal≈1u)
,呈全透射
,透射與散射相當
。當複合物大於入射光波長的l/20時
,形成不對稱的前向散射
,在900以前的角度測量散射光皆可取得好的效果
,散射光的量代表複合物的量
。散射比濁測定法是在光路的50~900角方向上測定散射光的強度
。複合物的粒子隨散射角度而異
,大的散射光角度適於35一lOOnm的微粒
,較小的散射光角度適於100—800nm的微粒測定
。散射比濁法在許多自動化儀器上皆有測試程序
,大多為終點法
,該法穩定性好
。
(三)速率散射比濁技術
所謂速率
,是在某一單位時間內形成大於3×106Dal(1Dal≈lu)以上的複合物量(不是積累數)
,當儀器測定到某一單位時間內形成的速率下降時
,即出現速率峰
,該峰值的高低
,即代表抗原的量
。該技術有3大特點
:①時間快
,一般在30~60s就可完成測試
;②準確
,因其隻測定形成速率
,抗原越多速率越快
;③節省試劑
。此外
,速率法的靈敏度與特異性都優於終點法
,前者的靈敏度比後者高出3個數量級之多
。
(四)粒子強化免疫濁度測定技術
粒子強化免疫濁度測定技術的基本原理是選擇一種大小適中
、均勻一致的膠乳顆粒
,吸附或交聯抗體後
,當遇到相應抗原時
,則發生聚集
。單個膠乳顆粒在入射光波長之內
,光線可透過
。當兩個膠乳顆粒凝聚時
,則使透過光減少
,這種減少的程度與膠乳凝集成正比
,當然也與待測抗原量成正比
。此法靈敏度較高
,可達ng/m1或pg/ml水平
。該技術的關鍵在於兩個方麵
:首先是選擇適用的膠乳
,其大小(直徑)要稍小於波長
,用500nm波長者選擇lOOnm顆粒較適合
,用585nm波長者則選用100~200nm顆粒為好
,目前多用200nm的膠乳顆粒
;其次
,膠乳與抗體結合時用化學交聯雖好
,但失活也較嚴重
,一般用吸附法即可
。